得了手足癣怎么办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秃顶这件事就过不去了两项新研究为治疗脱发
TUhjnbcbe - 2022/12/30 22:13:00

很多问题都会随时间得到解决,唯独秃顶这件事……万一也解决了呢?最近,《科学》杂志发表两项重磅研究,发现毛囊干细胞周围的毛细淋巴管,和毛囊上一种叫做“真皮鞘”的平滑肌,是控制毛发生长的关键。这为治疗脱发带来了新希望。

脱发,颜值的大敌

图虫

作者

汤波分子生物学博士

你有没有发现?这些年,身边的亲戚朋友中受脱发困扰的似乎越来越多,有的头发日渐稀疏,有的一夜起来秃了一大片,有的干脆“聪明绝顶”。于是,解决脱发烦恼的各种广告满天飞,实际效果则若隐若现。

其实,我们每根小小头发在头皮以下的结构非常复杂,很多基础科学问题直到现在也没有彻底研究透彻,有头发没头发的科学家们仍然为大家的头顶大事操碎了心。

80、90后加入脱发大*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脱发竟然是个国际性难题。不管哪个国家,哪种肤色,男女还是老幼,总有一部分人受到脱发的困扰。

有人估计,全球约有2%的人会出现局部脱发(斑秃)问题,也就是至少1.5亿人受局部脱发的困扰,有其他脱发问题的人就更多了。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数据,美国约有万男性和万女性有不同程度的脱发问题,其中2/3的男性在35岁之前就有了脱发烦恼。

中国脱发大*也呈年轻化趋势。据艾媒咨询(iiMediaResearch)显示,中国脱发人群预计突破2.5亿人,其中男性脱发群体人数居多,超过1.6亿,-年中国脱发人群主要年龄集中在18-50岁,其中,26-30岁的脱发人群占41.9%。

年纪轻轻就脱了发

图虫

年阿里健康联合阿里数据对外发布的《拯救脱发趣味白皮书》也显示这一趋势。根据阿里零售平台消费数据,在购买防脱止脱产品的消费者中,80后排名第一,占到38.5%,90后紧随其后,占比达36.1%,70后的占17.8%。

当然,这个数据并不能反映80后、90后脱发患者数量比70后及70前的患者要多,也可能是80后、90后脱发患者工作刚起步,爱情没着落,形象还是比较重要,仍然希望挽救一下日益后移的发际线,而很多70后及70前的患者也许早已放弃治疗,不再羞于展示自己的“绝顶”。

脱发本是正常现象

随着年龄增长,几乎每个人都可能经历脱发。人类的头发一般有10-15万根,每天掉百十来根,实属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掉头发留下的空缺也很快被新的头发给补上,大可不必担心。

不过,头发掉得太多,或者新发长不出来,就会发展成烦人的脱发问题了。

我们人类的头发是一种特殊的体毛,肉眼可见的部分主要是由角质蛋白组成的毛干,毛干根植于真皮层的毛囊,毛囊上端附着一些皮脂腺,分泌皮脂以保护毛发,末端则通过毛乳头与循环系统相连,由后者提供营养,以不断合成角质蛋白,让头皮外的头发可以不断生长。

毛囊是表皮细胞连续形成的袋样上皮。其基底是真皮凹进的真皮毛乳头,与循环系统(血管、淋巴管等)紧密联系,给头发提供营养

图虫,编辑标注

头发的生长具有周期性,包括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正常情况下,85-90%的头发都处于生长期,这些头发每个月大约可长1厘米左右,可持续生长2-8年;由于毛囊萎缩,与循环系统的紧密联系逐渐松散,头发将进入退行期,为期2周左右,大约只有1%的头发处于这一阶段;然后进入1-3个月的休止期,10-15%的原有头发开始脱落,不过这一时期的毛囊干细胞开始分化新的毛囊细胞,毛囊再次恢复生机,新的头发也将孕育而出,如此周而复始。

当然,如果几十年不剪发,头发也可能长到5米以上。目前最长头发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是来自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谢秋萍,她的头发长达5.6米。另有报道称,世界上最长头发可达16米以上,每天梳头都要1-2个小时,堪比格林童话里的长发姑娘。想着每天要打理这么长的头发,真心很累。

脱发机理很复杂

不过,不少人却很羡慕这些头发不受限制的生长,因为他们正受到脱发的困扰,旧发已去新发总不来,顶上头发日渐稀疏,脑门地盘日益扩大,发际线节节后退,斑秃时有发生,绝顶即将来临。怎么回事?

脱发可分为男性模式和女性模式,男性一般从前额开始往后慢慢掉,发际线逐渐后移,头顶四周的头发一般比较坚强,能坚持较长时间,一些人最后也难逃秃顶的宿命;受脱发困扰的女性头发则是整体变少,一般不会秃顶。

男女脱发模式不同

图虫

男性脱发主要原因是遗传因素,多为雄激素过多引起,而女性脱发的原因目前还没有研究清楚,某些疾病状态(如甲状腺、缺铁性贫血、多囊卵巢综合征、牛皮癣等),频繁做头发、低蛋白饮食等都容易导致女性脱发,有时候怀孕、更年期等特殊身体状态也可能经历脱发烦恼。

总结起来,脱发原因千万种,原来都是毛囊“怂”。在头发的正常生长周期中,进入休止期的毛囊应该在毛囊干细胞的作用下,开始逐渐恢复生机,进入新一轮的生长周期,但是由于遗传的、生理的、病理的等各种原因,造成毛囊干细胞并不能正常分化,导致毛囊继续萎缩,各种脱发问题继而出现。

对于年轻的脱发大*来说,重新拥有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成为他们的梦想,也造就了上万亿的大产业。于是各种生发、植发“秘方”应运而生,各种广告满天飞,效果吹上天,骗人没商量。不过,要想在业已荒漠化的头顶重新植树造林,并不是电线杆上的一些小广告和所谓的祖传秘方所能解决的,关键还是要先将头发生长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透彻。基础科学大发现,助力脱发新疗法

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别小看一根小小的头发,里面的结构异常复杂,毛囊微环境调控机制也不简单。虽然经过全球众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人们对毛发结构、生长规律和调控机制等皮毛知识也仅仅了解到一些皮毛,很多基础科学问题还没有完全弄明白,这自然成为全球喜欢挑战的科学家竞相角逐的研究热点。

就在年最后一个月里,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就接连发表了两项与毛发生长相关的重磅研究,为我们揭开了毛发生长的重大秘密,也为深受脱发困扰的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总的来说,他们分别发现了一些东西,在调节毛囊干细胞微环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毛囊干细胞微环境对毛发生长举足轻重。

1)毛囊干细胞周边的毛细淋巴管

12月6日,美国洛克菲勒大学伊莱恩·福克斯(ElaineFuchs)教授团队率先公布他们的研究成果。

福克斯是在皮肤及皮肤病机制领域非常著名的专家,年近70岁的她仍然有着一头浓密的金色卷发。她和同事通过小鼠实验,发现一种紧密缠绕在毛囊干细胞周边的毛细淋巴管,正是维持毛囊干细胞微环境稳定的关键组织。

这种毛细淋巴管为毛囊运输免疫细胞,并从毛囊组织中排出多余的液体和*素。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毛囊干细胞处于静止状态,一旦毛细淋巴管因为某种原因受到损伤或干扰,毛囊干细胞就可能会打破常规,迅速增殖并进入毛囊生长期,完全不顾毛囊其他部分仍然处于静止期或休止期。

毛囊干细胞控制头发的生长周期,平时受周围毛细淋巴管控制,处于静止状态

slideplayer.

1
查看完整版本: 秃顶这件事就过不去了两项新研究为治疗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