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反人设俱乐部。我们讨论过年龄和存款,职场有钱人,真假名媛。这一期我们来聊聊“自由职业”。
文
雨秋
编辑
金匝楚明
插画设计
陈聃
每天因为挣扎的社畜们,也许都向往过自由职业的美好:远离拥挤通勤、低效会议、复杂的人际关系,自己决定工作内容,掌控工作节奏,舒服地赚钱,肆意地生活。可以说,大多数人对自由职业的认知,都被不自觉地蒙上了这样一层美化滤镜。
但理性的声音告诉我们,自由职业并没有想象得那样美好。我们找到三位自由职业者,他们告诉了我们同一句话:自由职业里,有孤独、焦虑、社交退化,也有舒适、自律、自我满足,什么都有,就是没有“自由”。
当时的我正好30岁,在做第7份工作。我的职业生涯是跟随着互联网发展潮流的,门户网站、微博、APP、产品运营……换了六七份工作,各种类型的互联网公司都去过了,只有一个感觉——身心俱疲。
工作占据了我全部时间,不是我休息就可以停止的。有一次我去日本休假,在一座深山老林里,非常原始的地方,一天只通一趟大巴。我就在那辆大巴车上拿出电脑,晃着打字。无论是放假还是休息,不敢不带手机和电脑出门,消息会不停弹出,很窒息。
这样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导致我的身体出现问题。身体免疫力下降,整个人开始因为养猫过敏,一开始只是鼻炎,眼睛流泪,最后发展到很严重的哮喘,还得了荨麻疹。
随着年纪上来,中年危机也越发强烈。互联网行业整体很年轻,我觉得自己的可替代性有点高。与其等到35岁以后被优化,不如提前开始想出路。所以我想找一份工作,它是一种技能性的,它是能随着时间积累经验,越老越吃香的。
我希望它是可以今日事今日毕,看得见摸得着的,跟原来工作不一样。思考方向的时候,我在豆瓣上看到一个女生在法国学习蓝带(法国西点培训学校),觉得她做的蛋糕很好看,这似乎是自由职业的一个方向,我决定去试试。
其实去做自由职业者,一开始我也是很犹豫很害怕的,这基本意味着放弃了之前7年所有的职场积累。我当时还发了一条朋友圈,”以你现在这个年纪,有一笔钱,这笔钱够买一辆车也够去游学,你会怎么选?“那条朋友圈下边,80%的人都选了去游学。可见大家心里都有这个愿望,但迈出这一步需要莫大的勇气。
我很怕自己是3分钟热度,所以先在北京报了短期的课程,在职的情况下每个周末去上课。上课地点距离我住的地方很远,课程时间是早9点到晚17点,我早上7点多出门,晚上19点多到家。上班,周末每天12个小时,坚持了一个月。这也证明了我并不是一时兴起的头脑发热。
最终,我去了日本蓝带学校系统学习,学费和生活费,总共花费了一辆特斯拉的钱。这笔钱原本还真是打算买车的,我和另一半在北京没有房子,本身物欲很低,也一直有存款理财习惯,这些年北漂打拼积攒下来的钱可以付的起首付,但是我们不希望年纪轻轻被房子困住。
如果背负房贷的情况下,我的选择也许会完全不一样,更大概率没有勇气从零开始。负债的情况下去做自由职业,一旦失败,会面临非常艰难的境况。
今年中秋节,我正式开了线上店,才发现自由职业,真的跟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店里上线的第一款产品是月饼,制作月饼那3天我一共睡了不到10个小时。一天凌晨3点,我还在搓月饼,人都傻了,感觉自己就像流水线的女工。一共需要制作个月饼,我当时觉得自己就是个。
也是因为第一次,没有任何经验,进货、快递的时间都没有算好,最后给自己留下制作的时间只剩3天了,那3天几乎都在通宵。那种情况下,订单就在那里,其实是需要你高度自律来完成的,没有什么别的办法。
后来也是,每天都会遇到因为没有经验导致的各种困难。接了婚礼甜点台、企业庆典蛋糕的订单,一点经验都没有,我对工作量的预估都不太准确,不知道自己做的速度,还有这个量意味着什么,我只能靠通宵把时间找回来。最近这一个月,我没有一天完整休息过,之前有一天,是我开店以来第一次没有单,我居然有一种开心的感觉。
但是,当时卖月饼效果很好的时候,我会兴奋得睡不着觉,甚至觉得自己不需要睡觉。自己一个人完成一大摊事时的成就感和快乐,是上班比不了的。
收入方面,第一个月就已经超越原来的工资了,我觉得算是完成了一个小小的目标。
没有时间去社交,但交友质量反而提升了。以前我有点讨好型人格,对我不是很感兴趣的人还会花时间维护一下,现在对这些人我回复得特别简短,精简了自己的朋友圈。
我为朋友做婚礼甜点台当天,所有宾客吃完甜点后,围着我夸赞。我看到有一些本来不想吃的人,被别人特意喊过来尝试。那些叔叔阿姨围着我说,我儿子明年结婚要找你做甜品,说着就开始加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