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手足癣怎么办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治疗精神心理疾病,讳疾忌医不可取
TUhjnbcbe - 2021/1/19 7:07:00

Onlybyforgettingthepastcanwemoveon.

只有忘记以往的事情,才能够继续前进。


  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很多的不如意,比如被领导批评、与朋友发生争执、情感上受到背叛、家庭关系不和谐等,这些事看起来琐碎,但足以攻破人内心深处的最后一道防线,进而诱发各种精神心理问题。


  根据国家相关机构统计显示:我国精神心理疾病患病率达17.5%,其中抑郁障碍患病率3.59%、焦虑障碍患病率是4.98%,总体呈上升趋势。


  截止2017年,我国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有27733人,心理治疗师5000余人,总计只有3万多人。


  心理健康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专业医生的数量、质量不足,已经成为我国精神卫生心理健康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往往有很多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因不知晓或惧于治疗,被笼统介绍到精神科门诊、心理门诊求治或者到心理咨询机构求助。


  目前,我国精神心理健康非住院服务体系,主要包括两大方面:

医疗系统

又称“心理门诊”、“精神科门诊”,主要针对精神心理障碍,里面服务者称之为“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医生”,拥有处方权,做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或者综合运用上述治疗措施。

心理咨询

主要针对一般心理障碍或成长问题,大多是位于教育机构的心理咨询中心、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机构,医院医院也提供部分该类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规定:心理咨询师没有诊断权,他们不能诊断个体是否患有抑郁症或者其他精神类疾病,不具备开药的权利。


  其实,在英文中是没有“心理医生”这个称谓的,他们称之为“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或咨询心理学家、临床心理学家、婚姻咨询师”;而心理医生则是中国文化语境下通俗的叫法,是欧美范畴里的心理咨询师与精神科医生的合称。

精神心理疾病该如何治疗?


  一般来说,如果个体患上精神心理障碍,导致不具有建设性的精神痛苦,不能自理生活,明显不能遵守社会规则,或者工作学习和操持家务的能力受损,一般要到精神科门诊或者心理科门诊就诊,接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或合并心理治疗;在社会功能恢复时,辅助心理咨询。


  在我国,医院的精神科门诊,多称为“心理门诊”或“心身科门诊”,医院的心理门诊一起,治疗不具有精神病性症状(即没有幻觉、妄想)或社会功能受损不严重、有主动求治需求的患者;医院精神科门诊主要面对具有严重精神障碍、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和不能认知到自我患病的个体。


  换句话说,如果个体出现精神心理问题,建议先去精神科或者心理科相关门诊就诊;若明确了达到精神心理障碍的程度,则遵照医嘱系统治疗,合适的时候配合心理咨询。如果明确没有达到精神心理障碍的标准,则可在心理咨询师处寻求进一步帮助。


  有人担心:“一旦踏入精神病院,就再也出不来了。”因此讳疾忌医,拒绝精神科门诊或者心理门诊。


  关于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而精神心理健康的最高目标是提高心理素质,使人们成为有健全人格,良好的智力,讲道德、重修养,适应社会功能。


  任何疾病,都有发生、发展和治愈或恶化的过程。如抑郁症首次发病需要6-9个月治疗,惊恐障碍则需要12-24个月等;然而,具体的治疗疗程还要和接诊医生沟通,那些笼统认为“终身治疗”的观点过于简单粗暴,讳疾忌医更不可取。

医院

医院※医院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
1
查看完整版本: 治疗精神心理疾病,讳疾忌医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