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华丽的时装也比不上健康和富有弹性的皮肤;为了让皮肤变得更好,我们花了大把银子购买昂贵的护肤品,然而世界上最贵的护肤品也比不上跑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我跑步和皮肤之间的那些事儿。
跑步达人张钧甯1.跑步可以瘦脸
跑步是公认减脂效果最好的运动之一,通过坚持跑步,全身的脂肪都会减少,脸上的也不例外,坚持跑步能让你胖嘟嘟的圆脸,变成轮郭分明的型脸。
2.跑步究竟是“美容”还是“毁容”?
跑步可以使新陈代谢加速,身体大量产热,机体通过排汗的方式散热。
汗液通常以气体的形式蒸发,安静状态下,蒸发量约ml;在夏季气候炎热,激烈活动时可达10L。出汗可以让毛孔内的污垢及多余的油脂随着汗液“流”出来,汗液中除了水外,还含有尿酸、尿素、氨、氯化钠等成分。
但过量出汗,汗液中所含的盐分和代谢物也会使皮脂膜酸度减退,导致皮肤表面pH值趋向于偏碱性;同时,再加上空气中的灰尘和其他各种微粒可能会与油脂污垢以及汗液蒸发后结晶的盐粒一起堵塞毛孔,导致皮肤抗病能力降低,使得细菌易于侵入,继而导致一系列皮肤问题。同时,当肌肤处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下,有利于真菌的生长,如不及时清洗会堵塞毛孔,继而形成面疱、痱子、化脓性皮肤病、股癣、足癣等。因此,运动出汗后要注意及时清洗。
3.跑步后洗脸
人的皮肤表面都有一定数量的皮脂,皮脂是由皮脂腺控制,皮肤分泌的汗液和皮脂混合,形成皮脂膜。皮脂膜对皮肤有一定的防护作用,频繁的洗脸、沐浴、长时间的游泳,化妆较多以及卸妆不及时等都可能影响皮脂膜的形成,或是破坏其完整性。当然,大风天,皮肤在长时间空气对流作用下,这层乳化薄膜也会为保护表皮“自我牺牲”而蒸发。
无论是水洗还是风干,皮脂膜一旦被破坏,皮脂腺会马上感知而产生“应激”,重新分泌油脂,继续产生乳化脂膜。但是,如果这样的应激反应达到一定程度,皮脂腺会由于频繁强烈刺激而过分发育并增加体积,分泌异常,恶性循环,结果就是皮肤看上去缺少光泽,皮肤干燥、瘙痒、脱屑以及毛孔增大。
而跑步时,既有较长时间的汗液浸渍,也有风吹,还有灰尘颗粒的附着,所以,跑步结束后及时洁面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给出的合理建议是:跑步后及时用适合自己肤质、相对柔和的洁面用品清洁面部。如果在风沙或者空气质量较差的环境中跑步,结束后可以先用温水轻轻洗去面部的灰尘和杂质颗粒,再进行洁面处理,以避免搓揉时杂质颗粒磨损皮肤。不过,即便是油性肤质,也不要频繁的洗脸,过度去除脸部油脂,同时也容易导致皮脂腺增生带来的肤质甚至皮肤外观改变。
4.夏季跑步要防晒
适宜的日光照射对身体有益,而过度的日晒对则对人体有害,会导致皮肤变黑、色斑增多、肌肤提前衰老,角质层过厚等改变。
因此,建议户外跑步时采用具有较强的紫外线吸收能力(SPF值合适),舒爽,清凉,不粘腻的防晒霜,气候适宜时穿着轻薄透气的紫外线衣,以防止或减弱紫外线对皮肤带来的伤害。而在跑步结束后,要及时清洗掉防晒用品,让皮肤“充分自由呼吸”。
5.关于面膜
皮肤的主要功能是排泄而不是吸收。那为什么做完面膜会有水润嫩滑的效果呢?
这是因为面膜中的确有少量水分通过渗透方式进入浅层皮肤细胞,但面膜敷完,渗透进去的水分很快就蒸发了,效果不持久(如果将脸泡在水中一段时间,也会有同样的效果)。这是因为当皮肤细胞浸泡在清水中,细胞内液体渗透压高于清水,水会从低渗透压处流向高渗透压处。不过,通过这种方式进入的水分无法停留,加上皮肤自身吸收功能极其有限,这种经由角质层补水的效果会很短暂,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分很快会通过蒸发的方式离开皮肤。
说白了,敷面膜实际上是在给角质层“补水”,不存在所谓的“深层补水”,而且敷面膜仅仅治标,并不治本。因此,使用面膜作为保湿、补水的手段不过是“权宜之计”。在使用面膜敷贴之后如果不使用后续的保湿乳/霜,反而会因为水分蒸发加速而使皮肤感觉更加干燥。
事实上,喝水、贴黄瓜、敷面膜都不能给皮肤保湿,保湿主要依靠的还是脂质。但我们也必须承认面膜在短时间内的效果。至于嫩滑啦、增白啦、抗皱啦,那就要看你选择的面膜究竟含有什么样的成分了…
总结
1.跑前要彻底卸妆和清洁,这是所有运动前都要遵守的护肤准则,避免化妆品和污垢在运动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加速而渗入肌肤造成伤害。
2.跑前涂抹的护肤品尽量简化,涂敷厚度也以轻薄为宜,轻透含硅油等大分子成分的锁水保湿霜是最佳选择,既可以起到隔离作用,保证皮肤细胞中的水分不被大量蒸发,又不影响皮肤细胞的呼吸。
3.不论晴天阴天,室外跑步别忘记涂抹SPF20、PA++以上的防晒产品。虽然SPF指数越大,防晒效果越好,但粘腻感也越强,对皮肤“呼吸”的阻碍也更明显。因此要根据紫外线强度来合理选择。
4.运动后要立即彻底清洁皮肤,可以先用清水洗去表面杂质,再用适合肤质的温和型洁面用品彻底清洁皮肤。对于保湿而言,皮肤护理的“3分钟原则”(洗完擦干皮肤3分钟内用保湿乳/霜)会比勤敷面膜对皮肤的滋润更有帮助。
5.面膜在短时间内有一定程度的浅层表皮湿润作用,介于皮肤没有吸收功能,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细胞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