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古代只有皇亲贵族才能患上的痛风病,近年来普通百姓患病的情况越来越多。痛风病轻则疼痛难忍,引发痛风石,伤及身体软组织和骨骼,重则伤及肾甚至危及生命健康。
痛风,一个最显著的特征是痛风石。所谓的痛风石也叫作痛风结节,是高尿酸结晶的产物。人体尿酸是嘌呤类物质经过新陈代谢的产物,当这类物质被人体利用后,剩余的部分就会从体内排出来,如果排泄不畅,就会出现高尿酸的情况,形成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如果长期存在,尿酸将以尿酸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皮下组织及肾脏等部位,引起关节炎、皮下痛风结石,肾脏结石和痛风性肾病等一系列症状。
当然,痛风病到痛风石甚至痛风性肾病需要一个过程,一般需要经历高尿酸血症、亚临床痛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间歇期、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慢性尿酸性肾病这样一个进展阶段。
痛风石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很多患者会问,为什么别的患者痛风几十年了,没有出现痛风石,而自己痛风只短短几年就出现了痛风石甚至引发痛风性肾病,是什么原因呢?痛风石能逆转吗?需不需要手术?今天我就给大家科普一下:
痛风石是尿酸沉积于结缔组织而逐渐形成的,其过程隐匿,小的不可触及,大的肉眼可见。痛风石出现的时间在痛风发病后的1—42年,平均出现时间为10年,5年以内就出现痛风石的情况较少。20年后只有30%的患者没有出现痛风石。痛风石出现的部位主要在耳廓、手、足、肘、膝、眼睑等部位。
从有关统计数据看,70%的痛风患者会引发痛风石,痛风石初期形成的结石较软,表皮呈红色,内含乳白色液体,其中有尿酸钠结晶,数周内逐渐增大,急性症状消失,形成较硬的痛风石,并逐渐增大,使关节受到破坏,关节枪支,畸形、关节活动受限,痛风石还会是皮肤变薄、破溃,尿酸钠结晶或小痛风石会不断流出,形成该部位的溃疡和窦道。
痛风石形成的溃疡和窦道多年愈合困难,严重降低关节功能甚至让关节丧失功能。甚至是患者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70%的痛风患者会出现痛风石,这些指征要考虑手术
痛风石可以侵犯骨骼,严重的伤及肾,但痛风石也并不是不可逆,不过,大多数痛风石需要手术,并继续控制尿酸的。
痛风石患者血尿酸水平需要控制在μmol/L~μmol/L,避免新的尿酸盐结晶在关节、软骨和滑膜处继续沉积,形成新的痛风石。
在此基础上,痛风石尽量要趁早,最好在痛风石尚未硬化的时候进行手术,做到早发现早手术。对于那些已经硬化的或者尿酸盐结晶对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导致器质性改变和功能造成破坏的,建议采用可视微创内窥镜治疗系统进行手术,这一系统具有患者和医生看的见;创伤小、伤口0.3—0.5厘米;愈合快、住院时间短、经济;减少感染风险;术后留疤小或者不留疤的特点。这一手术能够阻止关节和骨骼被进一步侵蚀破坏、改善器官功能和生活质量。
需要告诫广大患者的是,痛风石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并不能放松警惕,还应通过控制尿酸的方式清除尿酸池的储存量,规范降尿酸治疗,让血尿酸水平达标,避免再次长出新的痛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