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糖豆的时候,一开始没有奶,因为怕宝宝饿着,所以赶紧给了瓶子吃,后来好不容易通过各种非人能受的方法后,奶终于下来了,悲催的是,宝宝认准了奶瓶,嫌弃我不吃母乳......
今天给大家分享我一些的经验和教训,希望让更多新手妈妈不用走无数人曾经走过的弯路。
01下奶
宝宝刚出生没几分钟,就应该开始吃乳汁的尝试,在这以后,每隔3个小时就要吸吮刺激20分钟左右,每边各10分钟。一开始,宝宝只能吃到淡黄色甚至透明的初乳,虽然很少,但对刚出生的宝宝来说基本是足够的,若这个时候怕宝宝饿,给灌饱了奶粉,宝宝又怎么有兴趣去吸还没有什么货的乳头呢?纵使非要添加奶粉,添加10ml左右就好,因为有饥饿感的宝宝,才会更加卖力的吸吮,这样乳房接受的吸吮刺激越多,奶下得才越快。
糖豆出生的时候,我有些怕痛,又觉得奶还没下来,不愿意让吸吮,结果宝宝一直吃奶粉,睡了很久,对我的吸吮刺激很少,结果4天之后,我乳汁下来,并且还很少,根本没有涨的感觉,也远远不够糖豆吃。
后来才知道,宝宝出生的时候,咬牙忍着痛让宝宝多吸,乳汁就能很快下来了,幸运的话乳汁会多到吃不完。
02涨奶
一般来说,宝宝出生2/3天左右,妈妈乳房会有胀痛的感觉,那就意味着乳汁下来了,许多天生奶牛型的妈妈会有“一觉醒来,胸前挂了两颗石头”的体验。
因为在一开始,你的身体不知道宝宝需要吃多少,所以会一下子产过多的奶,之后会根据宝宝吃掉的程度来调节以后需要产的量。所以,若要保证以后宝宝的口粮,就要尽快把这两颗石头给消灭掉,不赶紧消灭,身体会以为宝宝不需要吃这么多的奶,直接就给憋回去了。
许多妈妈这个时候的乳腺没通,会堵住,宝宝吸不出来,而自己又涨得很痛,此时可以试试热敷,冷敷,按摩等方法,但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依然是“一机会就要让那个饥饿的小奶泵使劲的吸”,要知道多贵的奶泵也比不上宝宝的嘴巴,这才是最有效的解决堵奶的办法。
很荣幸,在之后我也得到了涨得像石头的待遇,我的母亲一直让我找人揉揉,说不揉开了会堵。但最后我也没揉一下,只是让宝宝尽可能多的吸吮,一天半之后,石头就消失在宝宝的嘴巴里,而我之后的奶水也非常充足。
所以,“揉”只是细枝末节,并不是必选动作,许多人把这个看得比较重要,有点本末倒置了。
03吃奶
喂奶是会呼吸的痛,相信所有的妈妈都有这个体验,一旦被咬破了更是钻心的疼,每喂一次像上刑一样,一看见宝宝张嘴巴就浑身哆嗦,有心理阴影了。所以,一开始在宝宝练习吃奶的时候,就要练习正确喂乳姿势,正确的姿势很舒服一点都不痛,而且吸奶效率也很高(具体可看《喂奶是会呼吸的痛!想宝宝吃得快还不疼,掌握正确衔乳姿势是关键》)。
下嘴唇是翻出来的,这样嘴型才是正确的姿势哦:
首先,把自己的乳房捏得扁扁的,用乳头去触碰宝宝的上唇,当宝宝张开嘴巴后,要赶紧把乳头尽可能多的放进去,最后的效果是让宝宝把乳晕也含进去。不要在宝宝哭的时候喂奶,宁可拔出来多试几次,也不要将就错误,因为乳头很容易会被咬破的。
04堵奶
有些妈妈由于体质原因,产生的乳汁比较粘稠,特别容易堵奶,一旦堵起来,就是一个字“痛”。那边宝宝吸不出来饿,这边你又涨得要命,实在痛苦。
并且堵奶时间长了,容易得乳腺炎,假如妈妈们发现乳房的某一块疼痛异常加之浑身无力,就是乳腺炎的前兆,过几个小时就会高烧起来,赶紧找医生开抗生素吃吧。
当时我堵奶的时候人迅速烧到了38.2℃,之前听医生说烧到38.5℃,宝宝再吃母乳就不太好了,于是趁着没烧到温度,赶紧让宝宝吃,妈呀那个疼啊,生宝宝比着这个简直都是小巫见大巫!
又是让宝宝吃,又是不停地用热水热敷,还配着鹿角片熬水喝,但还是没有解决我堵奶的问题。后来,我发现乳头上有一个白泡泡,拿了个针,消毒之后把那个泡泡挑破,神奇的就好了。第2次第3次再堵奶的时候,自己很自觉地去拿针挑破,还是立马就好。那一刻简直觉得自己都成神医了有没有,哈哈~~
05追奶
没有什么比“奶水不够”更让当妈妈的自责了,感觉就是愧对天地愧对宝宝,愧对自己身为哺乳动物的一员,从此踏上漫漫追奶路。
许多新手妈妈在讲述喂奶辛苦的时候,都会说为了增产喝了无数的汤水,但这个努力方向根本就是错的——追奶的关键并不是喝多少汤,而是一定要让你的身体感觉到你有一个非常饥饿的宝宝,尽可能频繁的吮吸刺激,尽可能多的排空乳房,在身体发现供不应求后,才会加班加点生产制造啊!医院给我的资料是,一天吃空或泵空8~12次,才有可能增加奶量,这意味着至少每3个小时就要喂一次,要达到这个要求还是很不容易的,在夜里更不要想睡好觉了。
前边提到,生糖豆的前几天,我在下奶过程中犯了致命的错误,导致一开始的奶量非常少,只够宝宝塞个牙缝,喝什么汤水下奶茶也没显著作用(关于催乳,可看这篇《喝汤按摩揉奶都不管用?想要有效催奶,新手妈妈最好这样做》),完全就是靠打鸡血般的执念,没事不是让宝宝吸,就是用奶泵泵,夜里也每3个小时泵一次,每天的折腾,终于在2个月的时候,追上了宝宝的奶量。太不容易咯!
06奶睡
新手妈妈经常会掉进一个大坑里,就是在宝宝哭闹的时候,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安抚,统统都以为是宝宝饿了,习惯性地用奶堵住嘴,时间一久,宝宝养成了习惯,妈妈就此沦为了人肉安抚奶嘴——无聊了要吃,烦躁了要吃,想睡觉的时候一定要吃,睡一半想要睡回去,还要吃。整夜里频繁的醒来要吃奶来安抚,1岁多了可能还在频繁夜奶……等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再改起来,就要花费很大的代价了。
糖豆当年就是这样一枚折腾人的奶睡娃,一宿醒8次是常见现象,白天精神不好闹得厉害,折磨得我人不人鬼不鬼的,其实这怎么能怪孩子呢,只怪我当时不懂,让他养成了这个坏习惯,到最后忍无可忍还得训练他自己入睡,真是后悔莫及。
真希望妈妈能少一些掉进这个大坑。
07回奶
草牛型妈妈和奶牛型妈妈最大的区别就是——容不容易回奶。有的奶牛型妈妈就算库存还有很多,身体还是乐此不疲的加班加点去产奶,一天吃空1/2次也不见奶量有什么减少,而草牛型妈妈的工厂实在太懒惰了,稍微有点存货就罢工,可能必须得保证一天吃空6次以上才能保持产奶量。
糖豆睡眠训练成功后,能睡整觉了,我自然欢天喜地也跟着睡了,然而2天之后,悲剧发生了,回奶了,瘪的就剩下2层皮了。
于是,赶紧再打鸡血般的追了一次奶,几乎是把糖豆挂在了胸前,频繁的让他吃,3天之后,终于把奶给追回来了。从此以后再不敢大意,虽然孩子睡整觉了,但我夜里还是要爬起来泵一次奶。
08断奶
许多宝宝断奶非常困难,因为对他们来说断的不是奶,断的是吮吸安抚,要彻底改变宝宝的入睡方式,其实是一种睡眠训练。不过宝宝大了,力气也大,断奶就变为了一场宝宝与妈妈意志力的较量,大人要比宝宝更坚定才好(断奶的技巧,可看《断个奶弄得全家都鸡飞狗跳?掌握断奶技巧及误区,轻松给娃断掉奶》)。
有些妈妈断奶也非常困难,因为是奶牛型的,就算供大于求,身体还是不轻易减产,经常看见奶牛型妈妈到处打听回奶的食物。其实食物的作用都很有限,慢慢的憋,实在痛了少少的挤出来一点(不可图舒服,挤太多),坚持下去,总有回奶的一天(我使用)。
当时我断奶很坚决,宝宝也很给力,说断就断了,真的让我这个老母亲很欣慰。但比较糟心的是,断奶后宝宝食量下降了很多,经过各种的尝试,宝宝最后终于适应了,饭量也上来了,这也算圆满过渡了。
愿天下草牛型妈妈和奶牛型妈妈,都能享受喂奶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