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支招总复习助你事半又功倍
沈阳讯
中考倒计时一个月。5月29日,沈阳晚报、沈阳邀请市43中、奉天学校的名师为考生冲刺中考支招。昨天,沈阳晚报请43中、126中的名师为考生提供历史、思想品德两科备考秘笈。
历史
细化知识分项训练
支招人:沈阳市126中学历史教师、沈阳教师基本功大赛第一名樊亮
对于历史学科而言,一个月时间大幅提高成绩是很有可能的。考生一定不能放弃复习,要自信地面对中考。当然还需要合理的策略。
理清历史线索
历史学科特别强调整体的知识架构和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考生要把中国史和世界史的整体知识架构,按照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三个阶段整理。同时要注重知识的层次,按照从大到小细化历史线索,形成整体的知识架构。例如复习中国古代史,可按照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将中国古代历史大致分为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五大时期,并概括出各时期特点。如隋唐时期的特点,可概括为繁荣、开放、开明三个关键词。第二步,进一步分析每个时期的特点,即:前期*治繁荣、对外关系开放、民族关系开明。第三步,列举每个特点的具体表现,如贞观之治为前期*治繁荣的表现;遣唐使、玄奘西行为对外开放的表现;唐蕃和亲为民族关系开明的表现。在把握时序性方面,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要准确记忆。
将考试题型分类
历史中考题型有单项选择题、读图说史题和材料解析题三种,其中单项选择题占到一半。各题型都可细化成不同的类型。如单项选择题可分以下类型:时间记忆型、时间计算型、历史人物型、历史事件型、历史常识型、历史事件构成要素型、对号入座型、排序型、多项选择型、分析材料得出结论型等。考生应该在分类的基础上,找到相关的练习题进行训练。尤其要注意分析材料得出结论型的选择题,此题型在中考中所占比重很大,考生应在复习中增加史料的阅读量,以提高阅读速度和分析史料的能力。
精进答题技巧
答题技巧的提高不是朝夕之间的事情,但仍有迹可循。1、答题语言要精练。考生回答读图说史题和材料解析题时,要组织好语言,言简意赅地呈现自己的观点。2、条理要清晰。如果考生需要表达两个及以上的观点,尽量分点回答,同时要标注序号。3、信息点怎么答?考生在回答读图说史题中的信息点时,容易拘泥于答案的字数,其实大可不必。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题目的主题上面,也就是找出主要反映的史实,并围绕该史实获取信息。
思想品德
关注贴近生活的时*
支招人:沈阳市第四十三中学*治教研组组长、高级老师、东北三省优质课二等奖雷礼兵
针对思想品德科目的复习,雷老师建议,除了细化知识点,掌握基础知识外,一些贴近生活又能与教材知识相结合的新闻材料都值得关注。雷老师表示,教材内容是考试和学习最主要的依据,吃透教材、过好教材关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复习中,可以针对教材中的基本知识,采取要点化、问题化、脉络化及材料化等多种方式进行梳理和把握,也可以按章节、按线索、按专题(如:初级阶段、民族问题、统一问题等专题)、按类型进行拉式细化。
中考试卷中的选择题部分,考查的主要就是基础知识。24分以下的考生要通过这样的细化复习,夯实基础,完成对知识目标的识记和掌握,确保做到基础知识不丢分。
此外,要回顾错题,找到易错点,查缺补漏。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回顾、整理曾经做过的错题,特别是复习阶段所有的练习和模拟试卷中的错题,按错误分类,理清失分和做错的原因,找出薄弱点和题型。在这一环节中,成绩在24分至34分的学生要通过强化易错题和易混点,学会审题,规范答题来补短板,通过错题筛选,做到查缺补漏,回归教材。
另外,2013年中考的选做题,可能是同一材料分出两道小题选做,也可能是两道独立的大题进行选做,考生要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和所学教材的版本不同进行选择性回答,从而提高实战能力。
最后是分析热点时*,贴近生活,提升能力。国际、国内热点新闻时*以及家乡热点新闻扫描,一直都是思想品德学科试题的背景材料或试题载体。这种题型不仅考查知识点,还考查运用知识点分析时*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要求学生必须很好地利用新闻材料,在考试时准确地链接,找到最佳结合点,充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今年的十八大内容、PM2.5、食品安全、中国梦、十二届全运会、学习罗阳、辽宁精神等,贴近生活又能与教材知识相结合的新闻材料都应值得关注。这一环节中,35分以上的学生考试时,除了要树立信心,还要细心审题。因为审题是解题最关键的一步。通过审题找出关键词、信息眼和干扰信息以免造成失分。答题时要培养耐心,一定要把材料看完整,然后再带着问题审材料。对于答案不唯一的开放性试题,要满足题中所给的提示语的要求,多角度分层次回答,明确切入点,找到教材中相关的内容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运用恰当的学科术语,紧扣设问要求答题。
沈阳晚报、沈阳
李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