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骨脂酊能不能治疗初发的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数据显示,年全球互联网用户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间为6小时42分钟,年中国网民平均每天上网时间也达到5.69小时。再加上必要的学习和工作用眼时间,你的眼睛真的还撑得住吗?
事实是,眼睛撑不住了!
数据显示,
我国近视人数已接近4亿,
青少年近视患病率更是位居世界第一位,
约为2.7亿!
在我国人口近视发生率为33%,
世界平均水平22%(1.5倍),
每年新增近视眼约6%。
保护眼睛刻不容缓!
今天日报君就告诉你,怎样科学护眼
01预防近视这样做
1、保持每天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
每周户外活动大于5到14个小时,风险可降低三分之一。
2、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课间要让眼睛休息,可以进行远眺或室外活动。调整电脑显示器好的位置和高度。眼睛与电脑屏幕距离保持在50-60cm之间。电脑的中心点在眼睛下方15cm左右。
3、注意读书姿势做到“三个一”
02这些习惯要不得
午休时孩子们经常趴在课桌睡觉,但趴着睡的姿势会压迫眼球,眼睛充血,并短时间改变了眼轴的长度和角膜的屈光状态而造成视力模糊影响下午上课的视力。
护眼做法:午睡最好是平卧或侧卧,不要趴着睡觉,如果没有睡床的条件,只能趴着睡觉的话,就侧着头枕着小枕头(布类衣服叠成也可),因为侧着卧有眼眶的保护,趴着睡觉就直接正面压迫到眼睛了。
卫生部近视眼重点实验室的一项调查显示,相比坐姿不正确,错误的握笔姿势更容易导致儿童近视——当儿童保持标准坐姿时,如果握笔的拇指与食指对捏或交叉,手指就会遮挡视线,使他看不清笔尖,被迫低头或头部向左歪,从而拉近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增加近视的发病,加快近视的发展。
护眼做法:保持正确坐姿的同时,采取拇指与食指不相碰的姿势,不仅书写时用力更科学,也不会遮挡目光,从而保证孩子用眼的科学。
下课铃一响,孩子们都不为所动,有人继续看书,甚至有人玩手机!殊不知,眼部缺少远眺和阳光照射,而且没有得到放松,更容易近视了。
护眼做法:老师不拖堂,孩子出去玩,特别是室外有阳光的时候,就算在走廊上啥事都不干,眼睛往远处看景物放松一下也是极好的。
怕度数加深、怕再也摘不下来、怕戴镜不好看、怕被爸妈diss,结果度数增长反而加快,视力越扛越不行了。
护眼做法:眼睛看不清了,大胆说出来,爸爸妈妈和医生一起想办法,在专业医疗机构医学验光之后,确定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如果是真性近视,则由医生指导选择合适的近视矫正方案,看适合配戴框架眼镜还是硬性隐形眼镜,如果近视度数增长过快,还可选择有控制近视加深作用的OK镜。
眼镜随便用衣服擦,配好的隐形眼镜或OK镜没有好好清洗,随便揉几下就完事,这些不卫生的做法增加了眼睛感染的风险。
护眼做法:框架眼镜,应该用专用的镜布擦拭,最好不要单手摘戴眼镜,以免镜架变形;角膜接触镜(包括隐形眼镜和OK镜)都应该按医生嘱咐的步骤清洁护理,不可马虎大意,如果配戴期间发现眼睛发红,流泪,不适等医院就诊。
如果孩子经常流连小卖部和校门口美味的路边摊,这就在无形中为近视埋下了隐患。因为过多摄入油腻食品、甜食,消化后会在血液中产生大量酸性代谢物质,造成血钙下降,影响巩膜功能,使眼球壁弹性降低,导致近视。
护眼做法: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含叶*素、花青素等对眼睛有益的食物,如玉米、南瓜、蓝莓等,尽量少吃或不吃太过甜腻的东西。
03敷眼也要有讲究
1、眼睛痒用冷敷
冷敷一般用于急性期眼病的消肿、止痛,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抑制感觉神经,减轻疼痛。如急性卡他性结膜炎,表现为眼睛痒、发红、畏光、有异物感、流泪等。这种情况可以用冷敷。
具体操作:把碎冰块倒入保鲜袋内,排尽空气后扎紧封口,包上湿毛巾,放在眼睛上冷敷,每次3~5分钟,每天可以重复多次。另外,眼睛外伤肿胀或做眼皮手术后,在发病24小时内都可用冷敷,快速消肿止痛。
2、眼睛干用热敷
干眼症在秋冬很常见,表现为眼睛干涩、有异物感、疲劳感和畏光。热敷可以扩张血管,增加眼部血液循环,放松眼部肌肉,缓解疲劳,且能融化睑板腺腺管内的油脂并促进排出,给泪膜补充脂质,减少水分挥发。
操作方式:用热毛巾(温度以42~45℃为佳)覆盖在双眼上,闭眼休息,每次5分钟,每天1~2次。如果医生开了治疗眼干的滴眼剂,在热敷后滴眼可增强药效。慢性眼睑炎、慢性角结膜炎、麦粒肿等,都可以用热敷辅助治疗。
3、眼睛出血先冷敷再热敷
有些人喝酒后用力揉眼睛,诱发结膜下急性出血,也就是眼结膜下有成块成团的出血。这种情况应先用冷敷,促进小血管收缩,可止血并防止出血加重。48小时后,再用热敷或热气熏蒸,促进淤血吸收,一周后,眼部血块可基本消掉。
需提醒的是,无论是冷敷还是热敷,这种物理治疗都仅仅是辅助手段,生活中发生眼部不适或意外伤害时,首先要请医生诊断,不要自行在家处理,以免贻误病情。
综合:医院、眼健康管家、网络
责编:杨再佳
值班主任:赵*鳗
值班总编:卢利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