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即万世,想要改变,即是改变的开始!
医院,医院的停车场的车络绎不绝,让我不得不感慨现代人的悲哀。
这个时代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去,以前的人都说50是个坎,容易发病的年龄,现在大概30就是个坎了,各种小毛病,慢性病不断高发。为什么会这样?很多人都说,现在的生活环境不好污染严重,饮食不健康各种添加剂药物残留,似乎都是外在因素,而不会从内在找原因。
例如,就像高血压、糖尿病这样的慢性病,在一直服药的情况下,为什么数值还是会忽高忽低?还有不生气,不吃糖这真的能办到吗?我们把所有的寻求改变方式都是外寻,而不会想想是不是自己的内在出现了问题。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躯体化,指一个人本来有情绪问题或者心理障碍,但却没有以心理症状表现出来,而是转换为各种躯体症状表现出来的现象。我们都知道心脏病人不能生气,脑血栓病人不能着急,但从来没有想过得这些病的原因或许就是因为因为爱生气,爱发脾气所导致。
为什么我们可以得身体疾病,不能得心理疾病?
首先,是我们的认知有误。我们的集体潜意识里,我们的认知是:得心理疾病是丢人的事,得心理疾病就是得精神病。这种对心理疾病的强烈羞耻感和歧视,让人讳疾忌医;而身体疾病是人都会有,是正常的事情,甚至有的人把身体疾病当做炫耀的资本,“我有病,但我有钱治”“我有病,我还能怎么怎么样,我很厉害”“我有病,别人都要谦让我”等等。
另一个原因是无从医治,大家都知道心理疾病很难医治,并且不知道怎么才能治好。不像长个瘤能开刀手术治疗,心理疾病是看不到也摸不到的感觉。如果病了不知道怎么恢复正常,对于未知的恐惧让人拒绝承认心理疾病。
END
得了心理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于承认,而让自己躯体化,并形成真正的器质性病变,造成不可逆的结果。得了心理疾病,只要勇于面对,接受正规的治疗,寻求内心的改变,都会走出心理疾病的阴影,走向美好的明天。扫一扫有福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