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手足癣怎么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养生之计始于春,这5大禁忌千万别犯,伤肝 [复制链接]

1#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尤其过了惊蛰,天气转暖,身体阳气慢慢上升,但乍暖还寒,冷暖交替,稍微不小心,就易风寒入体,催生疾病。

那么我们应注意些什么?又该如何养生呢?

春季养生有5忌

1,忌脱衣太早

老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流传千年的养生之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惊蛰已过,万物复生,但初春气候多变,早晚温差大,有时还可能会有寒潮,加上春雨霏霏,湿气升发。

因此不宜过早患上薄春装,人体关节对于风、湿、寒、热的刺激较为敏感,当风寒湿气聚集在骨关节里,筋骨僵硬、关节疼痛,易使“老伤”复发”,尤其是老年人,衣物不要脱得太快、太多,要“捂”久点,以应付天气忽冷忽热的变化。

2,忌春困

春困夏乏,秋打盹儿,很多人开始出现了春困的情况,睡不够、睡不醒,这并不是病态反应,而是人体生理机能随着自然气候变化而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

进入春天,由于气候转暖,体表的毛细血管因舒展而需要增加血流量,脑组织的血流量就会相应减少,这就使大脑处于相对供氧不足的状态。于是有保护性的疲倦状态产生,以此来代偿脑细胞的供氧不足,从而出现困倦、疲乏、嗜睡的现象。

这里说的忌春困,是指不要放任春困,只靠睡觉来解决春困,只会越睡越不清醒。缓解春困首先要生活规律,保证高质量的睡眠;

其次是坚持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大脑的供氧量。空闲时,做做头皮操,双手十指张开呈抓状,由前额向后脑勺梳头,最后揉按脖子。还可以按虎口部位的合谷穴、手掌心的劳宫穴一两分钟,出现酸麻感觉即可。

3,忌食酸

药王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以养脾气。”酸入肝经,多食酸易造成肝火过旺,肝旺伤及脾胃,脾胃是后天之本,这也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在春季多发的原因之一,因此春季要少吃酸来养脾。

4,忌燥郁

中医认为肝五行属木,因而春天就是肝木升发、肝气舒畅的季节。但是,肝阳之气渐升,阴血常相对不足,容易出现阴虚、肝火偏盛的情况,影响神经、内分泌等系统的正常功能。

肝火旺盛还会带来情志方面的影响,脾气变得急躁、易怒,甚至出现因气血淤滞不畅而导致的各种疾病。

因此春季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做到心胸开阔、积极乐观。同时注重养肝,避免“怒伤肝气”,学会排解自己负面情绪,旅游、读书、运动、与人交流等,都是不错的调节方法。

5,忌湿气重

入春乍暖还寒容易变天,阴雨绵绵,空气湿度大,南方的朋友一定深有体会,尤其是遇到“回南天”,天气潮湿,墙壁、地板也湿漉漉的,随时会渗出水来。

中医认为,环境气候会对人的身体产生重要影响,当环境潮湿阴凉时,极易造成体内湿气加重,出现食欲不振、周身无力、舌苔厚重、大便黏连等症状。

湿气是“万恶之邪”,中医“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中,尤属湿邪最难去除,因此预防湿气入体就是我们春季养生要重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