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手足癣怎么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京东物流再下一城4次增持,战略认购,如今 [复制链接]

1#

快递行业的内卷从未停止!苏宁接盘天天快递,顺丰收购嘉里物流,极兔吞并百世……如今,京东拟收购德邦的消息又是不胫而走。

自年1月起,德邦将被收购的消息便频频传出。直到3月,先是京东收购德邦并委派高层接手,德邦董事长崔维星退出的消息。紧接着,德邦发布公告,称因筹划与股权结构变动相关的重大事项,延续停牌。

此前否认被收购的德邦,如今也成了默认状。一系列事件都佐证了京东收购德邦的真实性。

那么,昔日零担之王,为何沦落至此?

01

作为物流行业少有的“知识分子”,崔维星曾以全校第二的成绩考上了厦门大学会计系。而一众比他分低的同学却上了北大。

年,毕业后的崔维星被分配到广东省中国国际旅行社,端起了月入一万的铁饭碗。日复一日的财务工作让崔维星感到枯燥乏味。直至两年后,他了解到航空货运的光明未来时,崔维星加入广东国际货运旗下的速达货运。

自此,这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和货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年,崔维星决定单干,“崔氏货运”的名头逐渐打响。年,崔维星承包南航老干空运,专营空运。通过低价策略,其逐渐在空运市场站稳脚跟。年,德邦物流正式成立。

彼时的德邦物流还在专做空运代理业务,崔维星认为汽运才是未来趋势,毅然带领公司进军激烈的汽运市场。

崔维星的想法无疑是正确的。德邦的汽运业务经过几年的亏损后,便扭亏为盈,并在年营收超过空运。年,德邦突破零担(60-KG大件快递)市场营收25亿大关,当年营收26亿元。

年,德邦在零担市场的营业额达94亿元,是第二名天地华宇的两倍以上,名副其实的中国“零担之王”。此后,德邦蝉联国内最大零担物流服务商5年。

年,德邦物流更名德邦快递。也是这一年,德邦没有借壳,凭借自身实力登陆上交所,成为中国首家上市的快运公司。

然而,德邦却没有逃过上市即窠臼的泥沼。

登陆资本市场后,崔维星决定加码快递业务。然而,错过电商物流红利期的德邦,市场开拓得并不顺利。入局不利,原有的零担物流领域更是被竞争对手不断抢夺。

年,德邦快递快运业务营收为.82亿元,收入增速下滑6.5%。这一年,安能物流以万吨的零担货量据零担市场第一。

到了年,德邦业绩下滑的趋势依旧没有止步。据其年中报数据,德邦年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4万元,同比下滑89.88%。扣非净利润为-1.6亿元。

据年业绩预告数据,其年年度归母净利润为0.73-1.86亿元,同比下滑67%-87%。

对于如今的德邦而言,卖个好价钱或许就是最大的体面了。

02

京东一直热衷物流。

年,尽管不被外界看好,但京东依旧坚持自建物流。年,京东物流独立发展。年,京东进行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组织架构变革,京东物流话语权再次加重,和京东商城、京东数科并称拉动京东集团营收的“三驾马车”。

对于物流行业的野心,刘强东就没有输过:未来国内物流行业只有两家公司能活下来,一是京东,二是顺丰。

近年来,京东物流大小动作不断。

年4月,达达同京东到家合并,并拿到京东2亿美金的投资。年达达登陆纳斯达克,成为“即时零售第一股”,彼时,京东持股达47.4%。同年,京东以30亿将跨越速运收入囊中。

年1月,京东、拼多多、苏宁三家战略投资易达货栈。同时期,京东还投资了快递信息服务平台“快递”……

年5月底,京东物流正式赴港上市。上市后,京东物流完善物流生态圈,扩充版图的脚步依旧没有停下。

年,京东新增仓库数量达个。这个数字相当于07年-17年,十年的建仓量。截止年三季度,京东物流已运营仓库约个,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区41座,运营仓储总面积约万平方米。

年2月8日-2月15日,京东集团旗下京东产发连续4次增持中国物流资产,斥资约85亿港元。至此,京东对中国物流资产持股87.19%。

年2月25日,京东斥资5.46亿美元对达达集团进行战略认购,持股比例上升至52%左右。

如今,京东物流若再下一城,将德邦快递收入囊中。一方面补齐零担和快运业务短板,另一方面也能延伸其全球化的触角。

03

然而,对于京东物流而言,上市后是要看财报的,投资者看重的就是收益。收购德邦,不仅是版图的扩大,更意味着长期的整合与消化。

收购这件事,前期投资巨大,后期的整合吸收更非易事。再者,如今的快递市场竞争激烈,能否为京东留下从容整合的时间也是问题。

快递江湖厮杀不断,如今,通达系背靠阿里,顺丰独占鳌头,京东独树一帜,三足鼎立之下,极兔再掀风云。物流的下半场,或许才是寡头们真正表演的时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