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手足癣怎么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京东收购德邦或即将官宣,红蓝快递融合 [复制链接]

1#

德邦尽管再发公告继续停牌,谁能想到,昔日的“零担之王”竟然走到了易主的地步。

亿豹网从多个信源获悉,京东收购德邦的消息已经板上钉钉,但双方在一些交易细节与中小股东的利益方面需要继续磋商。

对于行业来说,继极兔收购百世之后,上市快递的兼并重组继续提速。京东入主之后,略显疲态的德邦能否重整旗鼓呢?

京东意欲何为?

对于京东物流来说,“买买买”一直是其拓展版图和建立壁垒的手段。无论是对中国物流资产的并购,还是对跨越速运、达达集团、德邦股份的收购,京东物流都通过资本运作手段迅速地弥补了自身业务线的短板。

亿豹网了解到,早在上市之时,京东物流就在募资计划书上表示,有55%的募资所得将用于升级和扩展物流网络。而德邦,恰恰就是京东物流版图中缺少的那个存在。

德邦北京一快递网点

作为国内首家IPO上市的快递企业,德邦创办近26个年头,是较早成立的零担领域直营制物流企业。

早在年,德邦便已是国内零担市场的头号玩家。相关数据显示,年德邦的营业额为94亿,稳居行业第一,而排名第二的天地华宇营业额仅为40亿;上市之时,德邦坐拥全国个仓库,并有着为多个世界强企业,提供仓配一体化服务的经验。

即便如今地位有所下滑,但德邦的实力依然不容小觑。根据年运联的公开数据,德邦以万吨的零担货量位居第六,同时还有着.5亿零担收入,位居行业第二。

京东收购德邦也正是看重了这一点。亿豹网发现,纵观京东物流的版图:在小件快递领域有京东快递、在同城业务中有达达、但在大件方面却略显空白,尽管此前已经收购了跨越速运,但依然难以满足京东对于大件的需要。

众所周知,电器一直是京东商城的重点品类。相关数据显示,年京东家电GMV达到亿,同比增长15%。其中,以空冰洗和平板电视为主的大家电GMV为亿,占比50%以上。

亿豹网获悉,京东大家电销量领先的同时,大部分交由第三方配送的大件,服务却难以与直营的中小件媲美。

为了弥补大件物流的短板,京东并购德邦也是情理之中。毕竟,德邦在大件快递上多年的深耕,能完善京东自身全产业链、全场景、生态化布局。

其次,京东物流收购德邦也是为了承接更多的外部客户,以减少对京东集团的依赖程度,在资本市场上获取更多的信心。

京东物流高管曾表示,年外单业务需要占据京东业务的50%左右,但从年半年报来看,完全来自外界的订单还只有30.6%,差距依然很大,严重依赖京东成为京东物流的重要风险。

提升外部订单,减少单一化风险,成为京东物流的重中之重。

“零担大王”的落幕

相比于京东的风头无二,德邦的落幕却令人叹息。

年上市之时,德邦创始人崔维星便认定了零担快递化趋势,开始加码快递业务,德邦物流正式更名为德邦快递,并推出了3-60大件快递业务(承诺上至60公斤以内的货物%免费上楼)。

可年前后的快递市场,却早已被菜鸟系和顺丰等企业盯上,进入快递赛道的德邦,时效拼不过顺丰,成本比不了“三通一达”,又没有电商平台做后盾,高企的运营成本致其逐渐在竞争中掉队。

相关数据显示,自转型快递后,德邦在快递业的市场份额逐年下降,从年的0.88%下降至年的0.68%。

表现在业绩上,就是营收增速锐减。年,德邦的营收增速是32%,年却不足20%,到了年,已经下降到个位数6%。

亿豹网发现,快递业务发展不畅的同时,德邦的快运业务也连年缩水,行业地位岌岌可危。

运联智库调研的数据显示,年安能物流以万吨的零担货量成为行业榜首,成为新一代“零担大王”;后来者如顺心捷达、百世快运、中通快运也开始联手抢食“蛋糕”。

前后夹击下,德邦逐渐在快递行业中失去声量,股价也一路暴跌。从巅峰时期的每股30元降至停牌前的12.66元/股,市值缩水近70%。

融合仍待考验

尽管在资本意义上,京东已经收购了德邦快递,但能否真的吃透并不好说。

首先,最大的难题在于德邦棘手的财务问题。年德邦预告归母净利润0.73亿元—1.8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3.78亿元—4.91亿元,同比减少67.00%—87.0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德邦将迎来上市后的首次亏损。

毛利率方面,德邦也持续走低。年上半年,德邦实现毛利率10.1%,同比下滑0.81个百分点,甚至还不如年的14.1%。

如何做大德邦的基本盘是接下来的挑战,若收购后德邦仍不改疲态,这将增大京东物流的经营压力。

其次,德邦虽然在传统大件上有优势,但在智能化方面却有待提高。收购之后,京东方面需要全面提升德邦转运中心与站点的软硬件能力。

而这对于尚处于亏损阶段的京东来说,将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根据招股书,从年到去年上半年,京东物流的净亏损分别为28亿元、22亿元、40亿元、15亿元。

再者,德邦在财务、管理、企业文化上都有着与京东不同的特点,在短暂的裁员、调整、动荡之后,德邦能否为京东物流提供有效发展助力,还有待考察。

尽管挑战重重,但双方的融合也有不少契合之处。亿豹网发现,德邦与京东物流同属直营模式,相比加盟体制,直营模式在管控和执行力方面较强,未来京东对德邦的品牌定位以及发展方向做调整时,阻力会小很多。

更何况,德邦还一度被称为物流界的“黄埔军校”,现在很多京东物流的高管均来自德邦,这对双方的融合效率来说,进程会大大加快。

但无论如何,收购德邦,是京东物流必下的一局棋,考验京东物流整合能力的时刻正在到来。

待磨合的阵痛之后,这对“红蓝CP”还有诸多硬仗要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